2024年8月21日,《长江日报》发文,讲述了校友李习洪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成果,现予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武汉圣禹智慧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习洪。
盛夏时节,武汉经开区汤湖波光粼粼,骄阳映照在湖面上,碧波荡漾,鱼翔浅底。
6年前的汤湖曾一度黑臭污染严重,水质达到劣Ⅴ类。经过治理,汤湖在不换水的情况下,实现黑臭水体(劣Ⅴ类)变成IV类。助力汤湖由“污”转“清”变“美”的华丽转身,是武汉圣禹智慧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性提出的第四代排水系统——数智清污分流系统治理。从武汉汤湖到成都驿马河,从南京秦淮河到长沙圭塘河,从吉林新凯河到钦州黄晚沟……圣禹生态还拥有国内超70个城市的800余项水环境治理项目的成功经验。
“我们敢于承诺,对治理结果负责。”武汉圣禹智慧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习洪掷地有声地说。
■ 初心
走遍千山万水找到适合的治水之道
7月31日,位于武汉经开区的圣禹生态智慧排水运维中心,技术人员轻点鼠标,10余公里外的汤湖水位、水量、水质等信息实时动态即显示在监控屏幕上。圣禹生态在国内运维的所有项目,都可以在智慧运维平台上实现动态检测、远程调度。
从“黑臭水体”到“水清岸绿”,以第四代排水系统——数智清污分流为核心的城市水环境系统解决方案正在这里大显身手。
“以正确的清污分流思想为指引的平台(智慧大脑)、专门研发的适应中国排水特色工况的监测设备(千里眼)、专门研发的适应中国排水特色工况的控制设备(灵巧手),以上三位一体不可分割,构成真正落地了的圣禹智慧排水系统。”墙上的三行标语,道出了圣禹生态创新“数智清污分流技术体系”的核心密码。
圣禹生态以“水”起家,李习洪也跟水打了半辈子交道。1998年创建了武汉大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大禹已拥有100多项发明专利,多个系列产品出口海外,成为国内阀门行业的“领头羊”。
2010年,中国大中小城市都不同程度地面临水污染治理的难题,很多时候投入巨资却收效甚微。是危机也是商机更是责任,2011年圣禹生态布局进军水环境治理领域。
李习洪带领圣禹生态研发人员赴全球考察,发现德国、美国治水技术最为先进,公司随即在这两个国家设立研发中心。但中国水环境与国外千差万别,照搬照抄难免水土不服,在吸收美国LID环境治理技术和德国调蓄技术的基础上,圣禹生态展开了针对中国水环境治理技术的研究,根据中国的降雨特点、人文特点及人口密集特点等,结合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和现有管网条件,率先提出了以第四代排水系统——数智清污分流为核心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系统解决方案。
从直排合流制、截流合流制再到雨污分流制,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排水系统也在不断演进中。但是,“三代排水系统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进入自然水体的问题。”李习洪表示。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关键在排口。”圣禹生态革命性提出的清污分流双综合治水体系,在现有管网条件下,对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其核心是智能分流、精准截污、削峰调蓄、智慧水务,实现真正的清污分流,将进入自然水体的污染物控制在自然水体能够自我修复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从而实现自然水体的长治久清。
2014年,李习洪回汉,在武汉经开区创立了武汉圣禹智慧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城市智慧排水系统、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
■ 蓄力
从“治水”到“智水”的嬗变
2024年6月,圣禹生态受邀入驻住房城乡建设部新城建展览展示中心。
此次入驻,由圣禹生态在武汉经开区构建的数智清污分流示范区——武汉汤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作为主展案例,面向全国进行推广。
汤湖,位于武汉经开区,水质一度恶化为地表水劣Ⅴ类标准,水体又黑又臭。
2018年,圣禹生态通过对汤湖污水源头的小区、工业园区以及整个汤湖流域的地下管网进行勘探,并针对不同工况,展开技术攻关。首先利用数智清污分流技术,在各管网的源头及排口,设置柔性智能分流井,让清水和污水各行其道,再在汤湖水体构建原位水生态系统,种植了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放养了原生鱼种、河蚌田螺等水生动物,让汤湖拥有了自净能力。
经过不到一年的治理,汤湖水清草丰,成为第一个不转移污染源、不用调水、不用清水补源的大型城中湖泊治理成功案例。历经6年,水质愈加良好,已经形成了“草型清水常态”水体。
汤湖案例被写进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等相关湖泊治理的国家标准中,数智清污分流技术在全国推广。目前,圣禹生态数智清污分流排水系统已经在武汉汤逊湖、莲花湖等水质提升工程,合肥蜀山经开区管网运维项目、钟祥宫塘水环境治理工程等全国超过800多个项目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标志着第四代排水系统——“数智清污分流”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城市水环境治理解决方案。
■ 谋进
把“坚持创新”刻进血脉
从“跟跑”到“领跑”,从“技术搬运工”到“数智清污分流”技术系统自研,在污水治理的赛道上,圣禹生态一路奔跑,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用超过十年时间,把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科技运用在排水系统,在攻克上百道技术难关后,把“清水不进厂、污水不入湖”这个理想变成了可实施的新一代“数智清污分流排水系统”。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李习洪表示,创新已融入圣禹生态血脉之中,释放出更多的新质生产力。作为民营企业家应紧紧把握“科技创新”这一抓手,打通创新与应用的“任督二脉”,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2016年,圣禹生态邀请中国排水行业权威专家任南琪院士加盟,成立院士工作站指导该公司的技术研发。同时,圣禹还聘请德国、美国等水环境治理专家,组建了150余人的研发团队,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占企业营收的6%以上,累计投入亿元。
科技创新的火花被不断激发,圣禹生态的发展也被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优势,已经稳稳站住城市水环境治理第一梯队。目前申请水环境治理领域专利1300余项,占细分领域90%以上,在排水行业智能装备领域也占据着80%的市场份额。目前,圣禹生态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荣获2020年科技部重点专项奖励、2021年中国城镇给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科技奖二等奖、2024年全国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等奖项。独自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助力经济2020”项目、联合河海大学承接国家2023年重点研发计划“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专项。
2024年4月18日,圣禹生态举办“第四代排水系统——数智清污分流”发布会,新一代智能清污分流技术有效解决城市水生态治理难题,获得与会专家一致认可。与传统的系统相比,圣禹生态数智清污分流,可节省工程投资,可节省污水处理费用,可节省运维费用,可实现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长治久清。
人不负秀水,秀水定不负人。未来五年城市水环境治理将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治理转型。圣禹生态继续以先进的“第四代排水系统——数智清污分流”技术系统为蓝本,高品质的设备制造为依托,高智能的智慧排水系统平台为保障,书写治水新篇章。